自2023年綠證全覆蓋政策實施以來,綠證成為我國唯一被認可的可再生能源電量環境屬性證明。2024年我國綠證交易規模增長迅速,全年交易綠證4.46億個,同比增長3.6倍,其中綠證單獨交易2.77億個、綠電交易綠證1.69億個。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國交易綠證5.53億個,其中綠證單獨交易3.15億個、綠電交易綠證2.38億個。可以說,我國綠證事業發展前景廣闊,以綠證引領綠色電力消費恰逢其時。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和國家數據局等5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穩定綠證市場供給、激發綠證消費需求、完善綠證交易機制、拓展綠證應用場景、推動綠證應用走出去等具體要求。
提升綠色電力交易規模,完善綠色電力交易機制
《意見》提出:“加快提升以綠色電力和對應綠色電力環境價值為標的物的綠色電力交易規模,穩步推動風電(含分散式風電和海上風電)、太陽能發電(含分布式光伏發電和光熱發電),以及生物質發電、地熱能發電、海洋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參與綠色電力交易。”
“推進多年、年度、月度以及月內綠色電力交易機制建設,鼓勵發用雙方簽訂多年期購買協議。鼓勵各地通過綠色電力交易形式落實國家能源戰略、規劃,有效擴大跨省跨區供給。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結合分布式新能源資源稟賦和用戶實際需求,推動分布式新能源就近聚合參與綠色電力交易。”
《意見》明確將分布式光伏納入綠色電力交易主體范圍,使其可通過綠電交易直接出售電力和綠證,拓寬收益渠道。同時鼓勵發用雙方簽訂多年期購買協議,有助于鎖定長期電價、降低波動風險。《意見》還支持跨省跨區交易及分布式光伏聚合就近參與市場,整合分散電量突破消納瓶頸。截至2024年底,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已達3.7億千瓦,占全國光伏裝機的42%,《意見》通過完善綠電交易機制進一步釋放其市場潛力。
穩定綠證市場供給,激發綠證消費需求
《意見》提出:“建立按月批量自動核發綠證機制,原則上當月完成上個月電量對應綠證核發。提升綠色電力交易規模,健全綠證核銷機制,推動綠證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
“建立強制消費與自愿消費相結合的綠證消費機制,依法穩步推進綠證強制消費,逐步提高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并使用綠證核算;健全綠證自愿消費機制,拓展綠證自愿消費場景。完善金融財政支持政策等舉措。”
當前受供需不協同影響,綠證價格不斷走低,市場上綠色電力的環境價值被嚴重低估。《意見》一方面穩定供給,另一方面通過構建強制消費與自愿消費相結合的綠證消費機制激發綠證的消費需求,雙向發力,不僅能解決當前綠證市場供需失衡、價格低估等問題,也能為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和全球氣候治理提供長效支撐。
完善綠證交易機制,穩步推動分布式新能源項目參與綠證交易
《意見》提出:“鼓勵開展綠證中長期交易,滿足用戶長期購買綠證需求,提升綠證交易靈活性。支持代理機構參與分布式新能源發電項目綠證核發和交易。”
通過簽訂中長期交易鎖定綠證價格與數量,規避短期波動風險,滿足企業長期履約需求,提升交易靈活性;賣方則可提前回籠資金,增強投資確定性,并促進綠證價格指數形成,反映綠證長期環境價值。分布式新能源(如戶用光伏)項目規模小、分布散,代理機構可集中代理其綠證核發與交易,降低分散主體參與門檻,通過整合資源形成規模效應,降低交易成本。
拓展綠證應用場景,推動綠證應用走出去
通過拓展綠證應用場景和推動國際化,構建多層次綠色消費體系,綠證正成為綠色經濟轉型的核心工具,加速“雙碳”目標實現。